天天影视

天天影视

天天影视为您奉献最新的电影资讯!

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 > 电影资讯 > 大彻大悟怒不可遏

大彻大悟怒不可遏

2023-03-19 15:02:06电影资讯0

鲁迅先生的犀利深刻,改经典古诗,讽刺国民政府,幽默中带悲愤

Hi~关注王和尚,品诗词文化

和尚有话说

在传统诗词的写作模式中,“改写”和“化用”是常用的一种写作技巧,可称之为“生吞活剥”,或者袭用其意,或者模仿架构,或者学其笔法,使得原诗焕发新的生机。


在改写中,有一种改写比较有趣,那就是学其架构而别存新意,因此改写出的作品就自带幽默谐趣,读起来比较有趣,而文章妙手则善于“旧瓶装新酒”,借改诗表达深沉的感慨。


今天,王和尚就以崔颢的《黄鹤楼》为例,这首唐诗中最有名的作品之一,来细说“改诗”的有趣之处,其中鲁迅先生的改写,最值得一看。

鲁迅先生巧改经典,犀利如投枪


01:崔颢《黄鹤楼》表达羁旅漂泊的思乡之情

先来看崔颢这首诗:

黄鹤楼 (唐·崔颢)

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

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

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

日暮乡关何处是,烟波江上使人愁。


崔颢是唐朝开元时期的诗人,他早期的作品流于浮艳轻佻,后来游历天下,驻守边塞,晚年诗风变得苍茫雄浑,成为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之一。


据《旧唐书》记载,崔颢此人虽有诗才,却轻薄无行,特别喜欢饮酒赌博,行为也放旷不检。特别是他的好色,引起史家的不满。


据说,他年轻时游历长安,四处托人求亲,他娶妻的标准只有一条,那就是年轻貌美,稍有不顺意就休妻再娶,前后结了四五次婚。也因此他得了个“有文无行”的评价。


但是《黄鹤楼》这首诗却历来倍受激赏,《沧浪诗话》中,严羽推此诗为“唐人七言律”第一。这首诗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作,创作时间已不可考,大概作于崔颢游历天下之时。

鲁迅先生的犀利深刻,改经典古诗,讽刺国民政府,幽默中带悲愤


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昌黄鹤矶之上,面对龟山,俯瞰长江,如画风景尽收眼底。为何名为“黄鹤楼”?据《述异记》记载:荀镶事母极孝,并且能诗擅文,好神仙之道,他在江夏游历时,饱览水光山色,突然大彻大悟。就在此驾鹤升天,登仙而去。后人在此建楼纪念他,故名之为“黄鹤楼”。崔颢诗的起句即记述此事。


仙人驾鹤而去,此地人去楼空在,唯有白云千载不变。崔颢由此生发出浮生渺渺的感慨。诗的第三联则是写他登上黄鹤楼所见之景,最后以烟波江上迷蒙不见家乡作结,将诗意重归于首联那种苍茫缥缈的意境之中。


关于这首诗为何被称为“七律第一”,王和尚择日再详做分析。但崔颢之《黄鹤楼》是七律精品实是确定无疑的。所以,此诗也引起后人不断的模仿和改写,有幽默谐趣之改,也有辛辣讽刺之改。


下文详述。

鲁迅先生的犀利深刻,改经典古诗,讽刺国民政府,幽默中带悲愤


02:明朝人幽默修改《黄鹤楼》,细思发笑


据清朝王士禛《带经堂诗话》记载:明朝时,京城官员冬天都喜欢用貂皮做头套,套在帽子上做御寒之用,此物就叫做帽套。


有个文人冬天去拜访朋友,路上遇见一个骑马的人,看到他的帽套华丽金贵,就一把抓走,扬长而去。这个文士叫苦不迭,后来他的朋友听说此事,就改写崔颢的《黄鹤楼》诗,来取笑他。

诗曰:

昔人已偷帽套去,此地空余帽套头。

帽套一去不复返,此头千载空悠悠。


这首改诗,语带调侃,幽默风趣,让人忍俊不禁。帽套被人偷去,不再回来,唯有头在寒风中等待,悠悠难堪。想象其情景,倒也形象生动,让人发笑。

鲁迅先生的犀利深刻,改经典古诗,讽刺国民政府,幽默中带悲愤


这首诗改得滑稽有趣,鲁迅先生也曾经改过这首诗,却是辛辣无比,犀利如匕首了。


03:鲁迅改诗讽刺软弱政府,暗含辛辣讽刺

1933年1月初,日本侵略军攻陷山海关,26日又大举入侵热河,一时间举国惶惶。但是此时的南京国民党当权者却消极抗日,有些官员甚至主张放弃文化古城北京,将收藏在北京的众多文物典籍运往南京等尚属安全之地。


谁知道,此议竟然获得通过,1月31日国民党军队开始讲北京文物南运,此举引起各界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对,鲁迅先生也怒不可遏,认为“救国大计未见,而急急于古物之迁移,实属不事抵抗之投降表现。”而此时,当权者又指令北京学生不得提前放假,更不能自行逃难,而要“完成学业”,且以大学生为“社会中坚分子”等高帽子来糊弄学生。


面对此情此景,鲁迅先生自然不能袖手旁观,悲愤之中就写了下面一首诗来讽刺此事。

鲁迅先生的犀利深刻,改经典古诗,讽刺国民政府,幽默中带悲愤


剥崔颢黄鹤楼诗吊大学生

阔人已骑文化去,此地空余文化城。

文化一去不复返,古城千载冷清清。

专车队队前门站,晦气重重大学生。

日薄榆关何处抗,烟花场上没人惊。


这首诗模拟崔颢《黄鹤楼》之形式,故说“剥”,诗中满含对国民党当权者的讽刺和对大学生的同情,用“吊”字也正暗含此意。


有钱有势者看到北京城朝不保夕,就借着“文物”南迁的名义,携带细软纷纷南逃。用一个“骑”字正写出他们招摇撞骗且自鸣得意的模样。南京国民党此时计划放弃北京古城,所谓的“文化名城”也不过是一个空壳子,所以称为“空余”。


当权者不思抵抗日寇侵略,携带“文化”匆忙难逃,想来以他们一贯的消极无能,也再不可能北返了,昔日繁华兴盛,钟灵毓秀的千年古城,此时也一片狼藉,冷冷清清。

鲁迅先生的犀利深刻,改经典古诗,讽刺国民政府,幽默中带悲愤


官员可以坐车南逃,收拾的细软家财也肯定是车载斗量,故而“专车队队”,拥挤在北京前门火车站。此时的大学生呢,却被勒令不许南逃,还要在此“坚持完成学业”,想来坐不安席的大学生们,一定是晦气重重,满心忧虑。这一联运用对比手法,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当权者的讽刺和对大学生的同情。


榆关,即山海关。日本侵略者已经攻陷山海关,威逼北京城,故称“日薄”。如此形势危急的情况下,南京国民党政权却消极抵抗,所以“何处抗”正是写出作者求告无门的悲愤心情。而此时,那些当权者呢,仍然想着中饱私囊,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。“没人惊”,更是写出这些当权者醉生梦死的无耻态度。


这首诗讽用笔尖刻,讽刺辛辣,忧国之心中饱含悲愤,呼号中自带同情之意。因此,虽诗改写戏谑之诗,细读却堂堂正正,很符合鲁迅先生一贯“面冷心热,深刻犀利”的写作态度。

鲁迅先生的犀利深刻,改经典古诗,讽刺国民政府,幽默中带悲愤


声明:本文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版权属于原作者,如有侵权,联系站长。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bituoky.com/dianyingzixun/109137.html,文章标题:大彻大悟怒不可遏